关于开展我校“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暨品牌专业二期项目建设工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19-06-12浏览次数:1690

各二级学院: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学校将组织开展“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暨品牌专业二期项目建设工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类别、规模与要求
    1.省一流专业分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两类。省品牌专业由省财政专项经费予以支持;省特色专业建设资金由高校自筹。
    2.2019-2021年,省教育厅将在全省范围内分三批遴选800个左右的专业为省一流专业。在此基础上,每年从省一流专业中择优推荐一批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如入选省一流专业后又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省一流专业的名额空出,在后续省一流专业遴选中予以增补。
2019年,省厅将依据教育部下达我省地方高校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推荐限额组织遴选,并全部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年和2021年,根据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入选数量、学科分布等,再确定省一级的遴选方式和数量。
    3.省品牌专业不单独组织遴选。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省一流专业(包括地方高校和部委属高校)认定为省品牌专业二期建设项目,二者实质等效;未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省一流专业认定为省特色专业。
    4.省一流专业将更加突出顶天立地,关注在全国同类专业中的领先地位,在专业认证、优秀教学成果产出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显示度,以及为达成上述目标,在强化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7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对应的标志性成果。
省品牌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建设期内原则上应取得国家级和省级标志性成果各1项,省特色专业在建设期内原则上应取得省级标志性成果2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主要包括:
(1)在建设期内,通过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须为符合条件的国内权威专业认证或评估、国际等效专业认证,如工程教育认证、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专业认证,住建部专业评估等),且有效期不少于6年。已参加认证但认证有效期截止或建设期内认证有效期截止的专业,须在建设期内再次通过专业认证。
(2)至少有1门专业课程获国家级一流课程(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精品线上线下课程、精品线下课程和社会实践“金课”)认定。
(3)本专业学生(含在校生、5年内毕业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教育部认可的主要学科竞赛获奖。
    5.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指南详见附件1。
二、申报数量
我校申报限额为10个;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立项专业期末验收结论为“通过”以上的本科专业优先申报。
三、申报条件
    省一流专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专业须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公布的专业,或经教育部审批(备案)的目录外专业,不得为专业类、“专业(专业方向)”或其他形式。
2.专业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清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
3.专业管理规范。切实落实本科专业国家标准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近三年未出现师德师风问题、重大教学事故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4.改革成效突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带动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5.师资力量雄厚。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开展,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整体教学水平高。
6.培养质量一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四、申报流程及材料要求
  (一)申报流程
1.6月6日-13日,申报专业根据文件要求,认真填写《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表》(附件2),并准备相关支撑材料;
2.6月14日上午10:30前,各专业将申报材料报送教务处;
3.6月14日下午,教务处初审申报材料,并报校领导及专家审阅,确定最终报送专业;
4.6月15日-16日,报送专业完善申报材料,并将终稿报送至教务处打印、封装;
5.6月17日,教务处负责将申报材料报送教育厅;
6.6月17日-26日,各专业登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报送系统”(网址:http://udb.heec.edu.cn)在线填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采集表》,教务处负责审核数据,确认无误后,于6月26日前完成在线提交工作。
7.6月27日-28日,教务处负责将汇总材料报送教育厅。
  (二)要求材料
1.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表(附件2,书面文本一式2份,加盖学院公章);
2.人才培养方案(教务处提供);
3.申报专业的支撑材料:包括必要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评价、管理制度、有关建设成果及获奖的证明材料等(书面文本一式1份,A4正反打印,不得超过100页)。
上述材料1的Word版和PDF版电子材料(文件名为“学院全称+专业全称”),请发送到邮箱jiaoyan@nua.edu.cn,材料1、3的书面文本交至教务处(行政楼108室)。


联系人:张愉,联系电话:025-83517612。


附件:附件1 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指南.docx

     附件2 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表.docx


                                       教务处
                                     2019年6月10日